地方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,公开“三公”经费(出国(境)费、车辆购置及运行费、公务接待费);中央财政预算部分重点支出的公开要细化到“项”级科目……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,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”。
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多年来民众一直期待公开“三公”消费,但“三公”消费一直“待字闺中”。今年4月,科技部成为第一个公布“三公”预算的中央部委。然而公布内容稍嫌粗陋,与民众期待尚有距离。
在这种语境中,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,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,公开还不够细化,与公众期望仍存在差距。这是对当前财政预算公开的公正的评判,可以确定的是,预算公开越细化、公开范围越大,越接近民众诉求。尤其需要一提的是,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,地方政府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,做好部门预算、“三公”经费等公开工作。
很显然,这是令人快慰的好消息。
笔者认为,晒“三公”费用,固然需要地方比照中央,同时也需要中央和地方互相赛跑,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。之所以要赛跑,原因很简单:
其一,中央部门晒“三公”费用,并未形成健全的机制。正如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所称,中央部门公布的格式并不统一。以目前公布的部委为例,一些公布比较好的部门如科技部、财政部、审计署等,都公布到了类、款、项,有的甚至公布到了目。但也有比较差的,非常简单。在这种语境中,地方要比照中央部门,该如何比照?如果比照粗陋的,则毫无意义。
其二,晒“三公”消费,是自我约束、取信于民的一大途径,地方不必非要等到中央部门晒了才晒。基于此,即便有的中央部门还没主动晒“三公”消费,地方部门也有理由、有责任率先晒“三公”消费,如果凡事靠等,那么不仅诚意大打折扣,而民众也等不起。因此,地方部门不妨主动晒、晒得彻底些。
其三,只有互相竞争着晒“三公”消费,才能构建制度化平台,完善机制。晒“三公”消费,既是技术
活,也是良心活,更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伦理。晒“三公”消费没有止境,公开预算也没有终点,晒的范围越广越好、越详细越好、越浅显易懂越好。如果地方部门有足够诚意,愿意健全制度设计,完全可以先行一步。这也可以倒逼中央晒“三公”消费晒得更详细。众所周知,一些地方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方面,已走在了中央部门前面。如果地方全面铺开,势必对中央形成良性的促进作用。同理,地方和中央部门都应在晒“三公”消费上集中发力。
当然,仅靠自觉,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部门,都未必有激情、有兴趣。笔者认为,“三公”预算公开不仅要统一格式,还应该建立配套措施以及问责机制。温家宝总理说,“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。如果你读它,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,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。”晒预算、晒“三公”消费,同样关涉到公平正义,还关系到权利尊严,关系到公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晒“三公”消费,就是一块试金石,能否走好,兹体事大。因此,中央地方互相促进,“三公”消费才能晒得令人满意。□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
[凯发官网首页的版权声明]
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
技术服务: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技术电话:400-052-9602(9:00-11:30,13:30-17:30)
凯发官网首页的技术支持邮箱 :12345@homolo.com
上海市律师协会凯发官网首页的版权所有 ©2000-2017